中国航天的2023:步履不停,未来可期
今年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。2003年10月15日,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,不仅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,也正式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大幕。
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始于1992年,到实现首次载人飞行,准备了整整11年。到了今天,进入太空,已经成为中国航天的“家常便饭”。
过去二十年,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提速,共计完成12次载人飞行任务,而近三年,从神舟十二号到神舟十七号,中国更是做到了每年实施两次载人飞行任务。不仅如此,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也有了自己的家。从神舟五号的“一室”,到现在“天宫”空间站的”三室两厅”,航天员的活动空间从几立方米变成了100多立方米,他们在太空中住得越来越舒服,也住得越来越久。
对于中国航天今年的表现,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,今年中国航天既稳步发展,又不断创新,在运载火箭、人造卫星、载人航天和空间探测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。
比如在运载火箭领域,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第500次发射,成功率是100%;在载人航天领域,我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,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首位载荷专家进入空间站工作,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、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;在空间探测方面,我国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,嫦娥五号团队荣获国际宇航科学院颁发的“劳伦斯团队奖”。
“另外在人造卫星领域,今年发射的一些新卫星也令人振奋。”庞之浩称,比如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,我国首颗容量100Gbps高通量通信卫星中星26号,以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海洋三号01星。